首页 > 粤音韵 > 粤语音乐动态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收官:用音乐探索粤语推广新范式

2025-02-24  (0)赞

官方 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运营,3D网页开发(广州13423640808,深圳13922266979,微信同号) *在线咨询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级示范社,30多年原产地批发供应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火龙果等 #13922255007 *在线咨询 *填写收购意向

本文来源于©南方+,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2月14日,在全场大合唱《祝福》的温暖歌声中,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港澳台办公室,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特别指导的音乐文化节目《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正式落下帷幕。

最后一期金曲盛典的舞台上群星荟萃,不仅有陈小春、容祖儿、李宇春、卫兰等本季节目常驻歌手带来精彩表演,更有林子祥、叶蒨文、郭富城三位乐坛“常青树”惊喜现身,还有Supper Moment、冼靖峰、涂毓麟、林智乐等展现港乐新声代的独特音乐魅力。

共同回顾这段历时三个多月的粤语音乐之旅,《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既为观众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舞台,又将不少“宝藏歌手”带到台前,认真挖掘、推介他们的音乐,更通过粤语拼音字幕、“声生不息·港咩嘢”环节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接触、了解粤语文化,真正达到用音乐打造粤语推广新范式的效果,为粤语推广造出了一条“护城河”。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从“港乐季”到“大湾区季”,节目紧跟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让港乐这款传奇“国货”的魅力,在更广阔的地域语境下,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辉。

粤语拼音字幕大获好评 以多元视角串联港乐情感光谱

1月17日播出的《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第8期节目,让观众觉得“有点不一样”。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从这期节目开始,每一首歌的竖版舞台视频都配上了“粤语拼音版”的字幕,旨在“手把手”教学观众共唱港乐,以乐传粤,向年轻一代发出多说粤语、共赏港乐的热忱呼吁。

不少网友看完节目后表示:“第一次知道粤语还有音标”“终于学会了粤语的标准唱法”“《声生不息》是真的想教会我粤语!”

随着节目的粤语拼音字幕引起热议,多位粤语博主科普粤语拼音的视频也接连出圈,网上掀起了一阵粤语学习热潮。

相较《声生不息·港乐季》,《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明显将节目主题和重心从“港乐推广”延伸至“粤语文化推广”。除用音乐引发强烈共鸣外,节目中的特别环节“声生不息港咩野”由TVB知名主持人阮兆祥、李思捷主持,讲述每期音乐主题背后独具特色的文化故事,例如龙虎武师、演唱会、大湾区美食等,通过多元话题和趣味表达极大地引起观众探索湾区文化、粤语文化的兴趣。

通过上线粤语字幕、“声生不息·港咩嘢”中对大湾区文化风俗的考察,越来越多非方言区的观众对港乐和粤港澳大湾区加深了解,彼此的心也更加贴近。

当然,音乐呈现仍是节目的“重头戏”。《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从影视经典到原创音乐,还有香港乐坛各大“天王”“天后”的名场面全新演绎,在经典新唱延续情怀之余,也不忘挖掘新生代“宝藏”音乐人。MC张天赋、林智乐、林家谦、汤令山等音乐人的作品登上《声生不息》的舞台,令不少持续关注粤语音乐的歌迷感到欣喜。“终于不是只用老歌卖情怀了!”“《声生不息》是会选歌的!”

例如在以“香港原创音乐”为主题的第11期节目中,卫兰与单依纯联袂献唱陈柏宇的经典歌曲《你瞒我瞒》,两人同款丝滑的声线与沉郁旋律交织,将爱情中的隐忍与遗憾演绎得淋漓尽致;薛凯琪一袭白裙登上舞台,温柔诠释老友方大同创作的《甜蜜蜜》,爵士风编曲赋予经典港乐复古新意;周笔畅、容祖儿,以热辣舞步点燃宝藏音乐人AGA(江海迦)的都市情歌《3AM》,在霓虹光影中,现代女性敢爱敢恨的飒爽姿态尽显;周柏豪带来“首本名曲”《够钟》,首度谈及歌曲幕后故事,个中反差令观众艳羡惊呼。

歌手们以多元视角,串联起港乐五十年的情感光谱。而在歌手们的尽心演绎中,港乐的新芽正在穿透“港乐已死”的泥淖,迎接岁月的光辉。正如Beyond的《光辉岁月》所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一句句直抵人心的宣言正是大湾区音乐人接续书写华语乐坛新篇章的雄心。

创新演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 激发大湾区人民情感共鸣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的另一大特点是实现了从港乐季到大湾区季的“地域扩容”,除香港地区的粤语流行音乐之外,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特色文化,尤其是非遗,在节目的舞台上也成为焦点。

第5期节目中,粤剧这一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当一席现代礼服的“青蛇”遇上挥舞水袖的“白娘子”,容祖儿与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女主角、粤剧名家曾小敏带来跨界合作舞台《流光飞舞》《圆我的愿》,令人耳目一新。这已经不是曾小敏第一次尝试粤剧与流行文化的国潮“混搭”玩法。通过《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更多观众了解到,原来说唱、流行乐、电子乐等新的艺术形式也正在被拥入粤剧这门传统艺术的怀抱。非遗与流行文化的深度交融,不仅拓宽了粤语音乐的表达边界,也让非遗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声生不息·大湾区季》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特辑则用三大篇章依次回溯澳门回归的辉煌历史,深切洞察澳门市民的日常生活风貌。整场演唱会汇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的不同声音,带领观众通过不同人的视角,感受澳门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

《七子之歌》《壮志骄阳》《祝君好》《湾》《共同渡过》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激起观众心中的涟漪;三代传承的百年粥店、一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热闹非凡的舞狮——镜头记录下的三组烟火故事,捕捉澳门街头巷尾的生活剪影,更聚焦大湾区的同根同源情怀。

从市井街巷的人情洞察到时代情绪的热烈共鸣,粤语歌早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融合情感与记忆的文化纽带。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一首首动情的演唱,《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正通过港乐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以及对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演绎,再次激发大湾区人民的情感共鸣。

“用音乐做切口,讲好大湾区故事。”《声生不息》系列将在不断强化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和共同意识的过程中,继续探索粤语推广新范式,力争打造音乐领域主流价值叙事的新标杆之作。

南方+记者 张思毅

【作者】 张思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赞助商连接
3D开发
百度搜寻:《《声生不息·大湾区季》收官:用音乐探索粤语推广新范式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相关话题Tags


相关内容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IT